(填鴨)
曾幾何時,「老師」變成是爽爽過生活的代名詞?鐵飯碗、寒暑假、退休俸…等,這些就是大家所認為的老師,這些就是許多師範學校學生們的目標,這些就是流浪教師們的渴望。每當有親友當上老師,眾人總是一陣恭喜,是因為她/他將擁有爽爽生活而恭喜,卻不是因為她/他可以教育學生、為社會培養人才而恭喜。這真是一件既諷刺又可怕的事情。
難道老師的功能就只剩下念課本、發考卷、等退休?韓愈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才是老師的真正價值不是嗎?但在現今的社會,這樣的老師好像是稀世珍寶,命不夠好還遇不到。台灣的教育總是讓人覺得:「我學這些到底做什麼?」,年輕學子們就像被鐵籠關住的鴨子一樣,不斷的被灌食不想要的東西,然後出去被社會被世界無情的宰殺。但這片黑暗卻露出了希望曙光,那就是張輝誠與葉丙成兩位老師。
難道老師的功能就只剩下念課本、發考卷、等退休?韓愈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才是老師的真正價值不是嗎?但在現今的社會,這樣的老師好像是稀世珍寶,命不夠好還遇不到。台灣的教育總是讓人覺得:「我學這些到底做什麼?」,年輕學子們就像被鐵籠關住的鴨子一樣,不斷的被灌食不想要的東西,然後出去被社會被世界無情的宰殺。但這片黑暗卻露出了希望曙光,那就是張輝誠與葉丙成兩位老師。
拜讀完兩位老師的著作:〈學思達 張輝誠的翻轉實踐〉、〈為未來而教:葉丙成的 BTS 教育新思維〉,心中充滿佩服與感動,這兩本書滿溢著熱情與使命,是非常有熱度的書,更重要的是兩位老師都不是只會高談闊論,而是真正去思考、去實踐、去克服,並且將心法都分享出來,不為名利,就只是為了台灣能更好。除了書中許多實用的教學手法之外,最讓我驚訝的就是張、葉兩位老師的出身如此不同,但做教育的理念與方法確是如此相像,例如:
「我教書不只是教文學而已,我是要用生命力去感動學生一輩子、我要影響學生的價值觀一輩子、我要用智慧去啟蒙他們一輩子」--張輝誠
「我這輩子很自豪,我幫學生培養一輩子受用的能力;我這輩子很自豪,我讓很多學生對學習都很有熱忱;我這輩子很自豪,我教出在未來很有競爭力的孩子」--葉丙成
這就是「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的最佳實例。兩位老師看的都不是小考成績、段考成績或國考成績,他們專注在孩子們的未來、學生們的一輩子。兩位老師不短視近利,不像多數人只知道眼前的蠅頭小利,他們要的是未來,他們看的是世界。
除了理念相似,在教學手法上也是有許多相像的地方,例如全班分組,利用同儕彼此競爭又彼此合作的方式讓大家一起進步,還有課前問題思考、課中討論分享、每人上台發表等等,兩位老師的學生雖不是同一年齡層,但教學手法卻如此相近,我想這是因為他們都想幫學生培養一生都受用的能力,也就是自學能力、獨立思考、溝通表達。在這全球競爭的時代,這些能力越早學習越好,因為無法速成,只能不斷培養與修練,如果能在學校時就開始,那踏入社會時就能有強大的武器去跟別人競爭,而不是傻傻地念書、考試、畢業,然後被痛宰。
「我教書不只是教文學而已,我是要用生命力去感動學生一輩子、我要影響學生的價值觀一輩子、我要用智慧去啟蒙他們一輩子」--張輝誠
「我這輩子很自豪,我幫學生培養一輩子受用的能力;我這輩子很自豪,我讓很多學生對學習都很有熱忱;我這輩子很自豪,我教出在未來很有競爭力的孩子」--葉丙成
這就是「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的最佳實例。兩位老師看的都不是小考成績、段考成績或國考成績,他們專注在孩子們的未來、學生們的一輩子。兩位老師不短視近利,不像多數人只知道眼前的蠅頭小利,他們要的是未來,他們看的是世界。
(三大能力)
除了理念相似,在教學手法上也是有許多相像的地方,例如全班分組,利用同儕彼此競爭又彼此合作的方式讓大家一起進步,還有課前問題思考、課中討論分享、每人上台發表等等,兩位老師的學生雖不是同一年齡層,但教學手法卻如此相近,我想這是因為他們都想幫學生培養一生都受用的能力,也就是自學能力、獨立思考、溝通表達。在這全球競爭的時代,這些能力越早學習越好,因為無法速成,只能不斷培養與修練,如果能在學校時就開始,那踏入社會時就能有強大的武器去跟別人競爭,而不是傻傻地念書、考試、畢業,然後被痛宰。
雖說兩本書都是在談教育,但我覺得每個人都該好好地讀一讀,除了看看自己有沒有具備兩位老師所一再提起的能力之外,更能利用書中的方法來培養自己、培養自己的下一代,更重要的是,學習兩位老師的熱情。兩位老師不約而同地在書中展露出了自己對於教育的熱愛,對於理念的不屈不撓,他們在推動翻轉教育時並不是一帆風順,一路上遭遇了許多困難,例如成效不如預期、學生或家長反彈、酸民冷嘲熱諷、守舊派抨擊...等等,是什麼力量支持他們一路走來始終如一?是什麼東西幫助他們不斷思考不斷克服不斷前進?是什麼能量讓他們工作之餘還能全台跑透透去推廣教學心法?
原因無他,就是他們熱愛自己所做的事情。很多人喜歡等,終其一生都在當三等人,之前的我也是如此,但在接觸了許多人、看了許多人的所作所為後(一切都是從新思惟之友開始),我變得不再等,而是開始去找尋,希冀自己也能像兩位老師一樣,做自己熱愛的事,熱愛自己所做的事,而不是一再追求標籤,套句蔡依橙校長說的話:「人生短短數十年,一直照別人的期望去活著,不覺得很悲哀嗎?」
原因無他,就是他們熱愛自己所做的事情。很多人喜歡等,終其一生都在當三等人,之前的我也是如此,但在接觸了許多人、看了許多人的所作所為後(一切都是從新思惟之友開始),我變得不再等,而是開始去找尋,希冀自己也能像兩位老師一樣,做自己熱愛的事,熱愛自己所做的事,而不是一再追求標籤,套句蔡依橙校長說的話:「人生短短數十年,一直照別人的期望去活著,不覺得很悲哀嗎?」
細讀張、葉兩位老師的教學手法再對照本身經驗後,驚覺這些教學原理不只用在學校教育,在各種講座與工作坊也已被應用,例如之前我參加過楊斯棓醫師主辦的魅力簡報工作坊或推廣閱讀講座,課程中應用了:
1. 全班分組,彼此合作又競爭。
例如:全場分組,指定課題,完成時牽手大喊:「XX組,完成!」
2. 學員彼此思考討論答案,講師擔任引導而非單向填鴨。
例如:請各組思考、討論、回答成功的演講該注意什麼?
3.隨機抽選同學答題,讓每個人訓練表達。
例如:每一組衣服顏色最深的人請回答。
這些教學法跟張、葉兩位老師在書中提及的方法不謀而合,且非常有效,讓我發現天下道理果真是一則通,百則通,真正實用的方法是能應用到各種層面的!
1. 全班分組,彼此合作又競爭。
例如:全場分組,指定課題,完成時牽手大喊:「XX組,完成!」
2. 學員彼此思考討論答案,講師擔任引導而非單向填鴨。
例如:請各組思考、討論、回答成功的演講該注意什麼?
3.隨機抽選同學答題,讓每個人訓練表達。
例如:每一組衣服顏色最深的人請回答。
這些教學法跟張、葉兩位老師在書中提及的方法不謀而合,且非常有效,讓我發現天下道理果真是一則通,百則通,真正實用的方法是能應用到各種層面的!
看完這兩本書,若你問我教學是什麼?我會說:「教學不該是單方面地給予,是要雙方面的交流互通。老師也不該是課文朗讀機器,應是學生的明燈,要燃起學生的動機與熱情,更要指引學生學習的方向,以及人生的方向。」
特別感謝
謝謝楊醫師,讓我擁有〈楊氏比亞曰〉、〈學思達 張輝誠的翻轉實踐〉、〈為未來而教:葉丙成的 BTS 教育新思維〉三本教育的經典,讓我對教育能有更深刻的認識與思考!